2014年 中国聚氨酯市场分析

2015-11-19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成为全球最大聚氨酯市场。2012年,我国聚氨酯主要原料异氰酸酯供应量243万吨,同比上升12%,但因技术壁垒高而呈现跨国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聚氨酯全年消费量达780万吨,同比增长13%,预计未来5年年均增长率会略有放缓,但仍将保持8%的增速。随着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节能、汽车、家电、纺织等产业的消费升级,聚氨酯应用规模和领域将不断扩大,尤其绿色建筑理念的广泛推广将使得聚氨酯类产品在建筑领域大展宏图。

  聚氨酯在材料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具有低温柔顺性好、抗冲击性高、耐辐射、回弹范围广、粘结性好等诸多优良性能,用途广泛。与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将逐渐成为传统材料的理性替代品。

  一、聚氨酯产业链

  聚氨酯产业链包括聚氨酯上游原料和聚氨酯下游制品,聚氨酯原料为产业链最关键部分。聚氨酯产业链见图1。  


  (一)聚氨酯原料

  聚氨酯主要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辅料包括溶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及阻燃剂等。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异氰酸酯(又称黑料,包括MDI和TDI),其关键技术仅掌握在BASF、BAYER、DOW等跨国企业和少数国内企业手中,跨国企业通过收购、扩张等手段牢牢掌握占据国际聚氨酯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异氰酸酯是一类工程投资大、生产控制难度高、科技含量高的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是TDI和MDI,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国MDI生产企业仅3家,其中一家本土企业是万华实业,两家外资企业是拜耳和上海联恒(巴斯夫、亨斯迈等的合资企业),2012年总产能达169万吨/年。中国TDI生产企业共5家,两家外资,分别为拜耳和巴斯夫,3家本土企业分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烟台巨力有限公司,均为最早引进TDI装置的企业,截至目前还没有新进入者,2012年TDI总产能为79万吨/年。2012年在华MDI和TDI生产企业见图2。  


  2012年中国异氰酸酯供应量243万吨,同比上升12%,其中TDI供应量增加较多。国内生产呈增长趋势,进口量呈下降趋势,日本和韩国为主要进口国。2012年我国异氰酸酯总供应量情况见表1。  


  (二)聚氨酯制品

  聚氨酯下游制品包括聚氨酯软泡、硬泡、弹性体、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浆料、弹性纤维。聚氨酯制品在纺织、家电、汽车、建筑、鞋材、跑道等各行各业均有应用,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聚氨酯制品中合成革浆料、软硬泡占比较高。2012年聚氨酯泡沫占聚氨酯总量的41%,其中软泡占19%,硬泡占22%;合成革浆料和聚氨酯涂料因含有溶剂,占比也较大,合成革浆料占总量的21%,涂料占17%。2012年我国聚氨酯制品结构见图3。  


  二、我国聚氨酯消费情况

  中国聚氨酯工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聚氨酯市场。2000年我国聚氨酯消费量还不到全球总量的10%,2005年上升到22%,2012年更是达到40%以上。我国聚氨酯产业发展快速,2007~2012年年均增长率达11%,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即使2008~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期间,世界主要聚氨酯产销市场大幅萎缩情况下,我国聚氨酯产销量仍保持较大增长。2012年我国聚氨酯市场已成为全球聚氨酯市场增长的主力军,全年销量达到780万吨,同比增长13%,同期全球增长率仅4.5%。我国聚氨酯消费现状及预测见图4。  


  聚氨酯作为一种高性能先进材料,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一直吸引着业内关注的目光。2008年后期,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聚氨酯的影响逐渐体现,主要涉及玩具、纺织、家具、合成革、鞋等出口型行业。到2009年上半年,聚氨酯行业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态势。在国家4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政策利好的拉动下,2009年中期,行业复苏迹象明显,为汽车、家电配套的聚氨酯产品的产值利润有了较大的调高,甚至达到历史新高。2012年聚氨酯的消费量持续增长,达到780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家具行业占18%,建筑行业占15%,制革、制鞋行业(含溶剂)占25%,家用电器行业占12%,体育行业占10%,交通行业占5%。2012年我国聚氨酯行业消费结构见图5。  


  聚氨酯工业在中国属于新材料产业,但人均聚氨酯消费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随着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节能、汽车、家电、纺织等产业的消费升级,聚氨酯应用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其消费量仍将以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发展,预计2012~2017年我国聚氨酯年均增长率会略有放缓,但仍将保持8%的增长率,远高于全球3.9%的增长率。

  三、绿色建筑推动聚氨酯发展

  建筑节能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实现低碳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中规定,到“十二五”末,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节能标准,鼓励北京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施节能75%的标准,完成4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改造任务,开始实施农村建筑的节能改造试点。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办发〔2013〕1号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

  聚氨酯保温材料是最理想的建筑节能材料,4厘米厚的聚氨酯隔热效果相当于1.7米厚的普通红砖或9厘米厚的岩棉。即要达到相同的保温效果,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只有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岩棉的1/2,聚苯乙烯挤塑板(XPS)的2/3。聚氨酯保温材料发展迅速,2006年刚刚起步,外墙保温面积仅100米,市场占有率不到0.5%,2011年已经增长至3500米,市场占有率达10%,我国聚氨酯保温材料发展现状见图6。  


  未来随着国内建筑节能标准的进一步完善,聚氨酯保温材料性能的进一步提高,聚氨酯类产品将在建筑领域将大展宏图。 (张月)